永續影響力

富邦金控結合財務損益(Profit and Loss, P&L)與ESG的管理思維,透過以因果關係為導向的衝擊路徑(Impact pathway)分析,鑑別營運過程的資源投入與產出對環境及社會帶來的改變。從外部觀點(Outside-In)輔以貨幣化形式衡量價值鏈活動衍生的經濟、環境及社會影響,進而對人類生活福祉造成的影響。
富邦金控2022年創造新台幣8.9億元的減碳效益,透過投融資服務,亦創造約293萬個就業機會及1.3兆薪資收益,並推動產業鏈約新台幣8.6兆元的產值增長,同時也衍生新台幣5,571億元的社會成本。
8.6
(NTD)
推動產業鏈
產值增長
8.9
(NTD)
減碳效益
1.3
(NTD)
投融資服務
創造薪資收益
293
(個)
投融資與採購直/間接
創造就業機會
next
next
next
prev
  • 註1:
    價值鏈上╱下游影響採投入產出分析模型(Input-Output Model)計算,包含因採購及投融資活動帶動產業鏈供需效應衍生的經濟效益,以及伴隨而來的環境議題及創造的就業機會與薪資收入,參考來源包含產業關聯統計編製報告(主計處,2020)、OECD投入產出表(2018)、綠色國民所得帳編制報告(主計處,2021)、能源平衡表(能源局,2021)及EXIOBASE 2資料庫等。
  • 註2:
    價值鏈下游投融資形式包含商業房地產、公司債、企業融資、固定收益、上市股權、抵押、私募股權及專案融資等。
  • 註3:
    環境外部性影響因子包含溫室氣體、空污、廢水、廢棄物及水資源耗用所衍生的碳社會成本、人體健康損失成本及生態系統損害成本,貨幣價值轉換參考 US EPA(2016)、OECD(2012)及 CE Delft(2018)計算。
  • 註4:
    無紙化減碳效益為導入數位化流程而間接避免紙張生產過程衍生的碳社會成本;再生能源減碳效益指使用再生能源而避免的碳社會成本。2021年公司營運之無紙化減碳效益更正為16.5萬。
  • 註5:
    低碳投資減碳效益指資金用途為再生能源發電,並評估再生能源較一般市電生命週期可避免的碳社會成本。僅考量硬體建置費用,不考量維護保養之消耗性費用。
  • 註6:
    公司營運社會經濟貢獻包含稅後淨利(投資人)、利息(客戶)、薪酬(員工)、租賃╱折舊(供應商)及稅賦(政府)等直接對利害關係人支出的費用。
  • 註7:
    企業志工服務價值是以同仁參與志工服務時數乘以金融及保險從業人員平均時薪(主計處,2021)計算。
  • 註8:
    員工健康促進價值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提早發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族群,並制定各項計畫以降低或避免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係數參考 WHO(2008)及 Chieh-Hsien Lee(2009)計算。因員工健檢為兩年一次,故採2021年健檢結果計算。
  • 註9:
    員工未來收益指同仁參與公司營運活動獲得專業技能與知識提升,進而影響其職涯薪資發展的年均預期價值,方法學參考Ecomatters(2016)。2022年因主計處針對民國94年到110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進行調整,故同步追溯更新歷史計算結果。
  • 註10:
    職災事件衍生的社會成本考量因工傷造成的生產力損失、職災補償及避免職災的願付價值等因子進行計算,方法學參考UK HSE (2017)、Jiune-Jye Ho(2005)及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2022年因有一起職災死亡事件,故職災社會成本有較大幅度增加。另,生產力損失及雇主補償成本已反映在公司財務報表,故排除計算,同步更新歷年數據。
  • 註11:
    微型保險貢獻是以微型保單對經濟弱勢家庭之捐贈及理賠金額加總計算。
  • 註12:
    考量各國經濟條件差異,價值化係數以各地區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衡量的人均國民總所得(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進行調整,並將時間邊界拉齊至以2017年為基準之貨幣價值,方法學參考OECD(2012)及PwC UK(2015)。
  • 註13:
    公司營運之溫室氣體、空污排放2021年數字,依2022排放邊界校正回歸。

本網站(及本公司)訂有「個人資料保護告知聲明」及「隱私權保護政策」(更多資訊請參閱「個人資料保護告知聲明」「隱私權保護政策」),為提供更好的服務及優化網站,本網站使用 Cookies 記錄存取您的瀏覽訊息。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瞭解並同意本網站對於您個人資料以及其他資料(包含但不限於Cookies)的運用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