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入門課:社會新鮮人投保5大重點

講者介紹:富邦人壽高秉通訊處 劉昶德 處經理
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們,你們是否想過,趁年輕時及早規劃個人保險,以獲得人生未來的最佳保障呢?是否曾經對於保險商品一竅不通,擔心失誤規劃、勞心傷財,因而裹足不前呢?
其實,只要掌握關鍵投保知識、建立正確觀念、瞭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投保並沒有想像中困難。透過保單從無到有、直至理賠的投保歷程,和各位新鮮人分享投保必須知道的5大重點。
一、如何挑選業務
- 觀察和你會談的業務員是否站在你的立場,評估現況和需求,給出適合的建議和規劃,以及是否有耐心地回答你的疑問和你想知道的資訊。
- 參考業務員公司的財務狀況、服務品質、理賠正義,是否被大多數人肯定,也可以將第三方產業、官方或學界的客戶評鑑、獲獎紀錄,作為參考。
- 保險業務員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度,可以從三個角度來驗證:對保險專有名詞的解釋、保單內容與條款的說明、保險理賠的進度追蹤等,大家對於保險的理解程度不一,保險業務員須依不同客戶的需求與程度,給予最完整且明確的討論,才能讓雙方都有好的投保體驗。
二、如何選擇投保商品
投保商品主要分為:保障型商品和投資型商品兩大類,建議新鮮人以保障型商品為主。
-
醫療險
常見的保障型商品有–實支實付醫療險及日額給付險。基本上,日額和實支,有些人會在兩者擇一。通常會建議如果預算充裕,兩者並進投保會較有保障。當我們不幸發生意外,有許多需要自費的醫療項目,實支實付就能負擔額外需自費的部分;在療養期間,也許我們無法工作而沒有任何收入時,日額給付就可以填補我們當日的收入。假如是住在較好的環境療養、需要較高的支付額,這時日額給付也能夠負擔這些費用。所以,實支實付和日額給付,兩者功能性不同,同時進行較有保障。
至於投保預算上,若預算許可,可以選擇終身醫療險,投保日額也不能太低,像從前日額保險有200-500元,但現今狀況看來可能是不足的,會建議要提高至3000-5000元較理想。而實支實付的部份,建議把雜費給付拉高到10萬元左右較有保障。
-
意外險
除了醫療險,建議加入意外險提升保障。因意外事故引發各種損失時,給予我們彌補的人身保障即是意外險,其認定方式為:外來的、突發性的、不可預期的事件所造成身體的傷害。像是車禍、被掉落物砸中、走在路上被狗咬等等,這些無論是受傷或死亡,都算是意外,皆屬理賠範圍,由於意外可能隨時發生,且可能一瞬間就導致人生陷入困境、令人措手不及,因而在許多保險規劃中都會優先安排。
意外險能保障我們就醫和住院的損失,假如不幸失能或身故,也能藉保險理賠來照顧家人;如果在家庭中是擔任經濟支柱的角色,投保意外險就更加重要。但意外險的保障不包含疾病部分,如不幸感染法定傳染疾病,是不會獲得意外險理賠的;因此,意外險和醫療險的搭配非常重要,兩者附約的實支實付和日額給付也一定要有,不容忽視。
-
壽險
意外險可以考慮加入壽險來提高保額。年輕人在努力打拼階段,需要壽險的保障相對也高。因此,新鮮人如果想要CP值高的險種組合,但預算有限,建議先考慮定期壽險,或選擇有壽險保障的投資型保險;透過投資型保單,把壽險理賠額度提高。
近期過勞意外猝死時有所聞,這樣的情況下,相較於醫療險,壽險就顯得格外重要。即使沒有沉重的家庭責任,也可思考,父母養育我們多年,假使自己不幸意外身故,此時如有壽險,未來可因壽險理賠而使家人往後生活更有保障。
如果上述基本的保險都有了,且預算也充足,建議再加保長照失能險或一次性給付的終身保障型失能扶助險。當發生重大傷病或癌症時,就能透過保險拿到一筆錢來支付醫療所需;假如身體無法好轉甚至達到失能等級,也能夠在接下來的50年,每個月領到一筆錢,等於擁有終身保障,如此一來,醫療前、中、後都顧到了。
三、投保前須注意的重點
當你準備好要投保了,可參考「理財金三角」,或「雙十原則」的概念。也就是運用收入的十分之一,去規劃十倍的保障,比如說,一個年薪百萬的人,理想保費應規劃十萬元,那壽險總額約在一千萬左右;雖然這是個標準參考依據,但也必須考量到個人的家庭責任、生活現況、是否有負債等,再做個人客製化的投保搭配。
基本上運用收入的10%所做的保額都算是非常足夠的。假如預算真的非常有限,一個月只能撥1000元投保的話,建議考慮團險,還是會獲得一定的保障。無論如何,第一次買保險,基本的醫療險如:住院日額給付、住院實支實付、意外發生的實支實付、日額給付等,這四個基本的醫療保障一定要有。
保障型商品非常重要,人身的保障先有,未來預算許可,再慢慢去規劃儲蓄險等其它投資型商品。
四、簽保單時不可忽略的細節
投保時經手的任何文件,無論是紙本或電子化簽名,記住!一定要親自簽名。後續拿到正式契約書、核保通過、扣款完成發單後,無論是電子或紙本保單,都必須要本人簽收確認。包含以後要變更任何資訊,像是變更地址或繳費方式等,都必須要親自簽名才行,否則未來可能會產生許多問題和爭議。
另外,換工作時要注意保險的種類變更是否有差別;建議換工作時,一定要主動通知你的保險業務,說明自己換工作了,並進行資料變更。只要個人資料有更動、換工作、地址、電話、甚至改名等,都一定要通知你的保險業務員。
像是從內勤工作轉為外勤,舉例來說:原本是文書工作,後來變成貨車司機,那麼保險等級就會不同,意外險的保費就會有所不同;而職業等級的變更,在醫療險的額度也會有所限制,所以職業變更時一定要告知。如果你換到較危險的工作,在工作過程發生意外,但繳的保費卻是較少的,屆時很有可能會產生理賠爭議。
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白天是上班族,下班兼職做外送員,此時就必須注意產險和車險的部分,必須跟你的保險公司註明你是有在營業使用,當意外發生時,理賠上較不會有問題;通常在投保時,業務員也會深入了解,除了正職之外,投保人是否有做兼職,並且評估兼職的意外風險,這時必須誠實告知、正確投保,意外發生時才不會發生爭議。
五、理賠要注意
萬一發生意外,到醫院就診時,醫院只會開一份正本收據,這份正本可以複印並在醫院櫃檯蓋章證明與正本相符,即可成為有效力的副本。
以富邦人壽為例,富邦的醫療險還是要以正本收據為主。至於醫療險的理賠,會牽涉到實支實付的問題;如果買的都是日額給付,則無需考慮正本和副本的問題,因為只需要有診斷證明書即可,而診斷證明書可以申請很多份。所以,當你買實支實付時,要確認該家保險公司有沒有副本理賠。
以上只要掌握基本的投保知識和正確觀念,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衡量家庭狀況、瞭解自身的需求,並謹慎看待投保過程的每個環節、細心搭配險種,其實投保並不複雜,瞭解投保、懂得投保,能為人生帶來更多保障。建議社會新鮮人,趁年輕身體狀況佳、保費也相對便宜,及早將保單納入資產規劃中,規劃出最理想的保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