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焦點

2025/05/23

台股最壞狀況已過,股市回到基本面表現

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川普刺激經濟政策對製造業成本或通膨造成潛在上揚壓力有疑慮,資金尋求受 惠關稅政策或成長趨勢明確之傳產類股;目前仍存在半導體課稅等不確定性,然推估最壞狀況已過,供應 鏈調整需要時間但最終會回歸產業競爭力,AI仍為長期趨勢,雖相關類股於近期因深度求索(DeepSeek) 能以更高性價比方式開發AI模型而重創,然我們認為這將有助AI普及,投資關注焦點應由訓練需求轉為推 論需求,從核心應用轉為Edge應用。雖輝達(NVDA)短期內仍難見競爭者,然CSP自研ASIC趨勢仍向上,具前景的新行業會是AI落地應用,例如自動化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後續特別關注落底但中長期具有競 爭力及受惠大環境或規格升級的公司。

國際市場展望

(一) 美國

美國3月CPI與核心CPI年、月增率均低於預期,CPI年增2.4%、月減0.1%,核心CPI年增2.8%、月增 僅0.1%,顯示通膨持續降溫。超級核心CPI年增降至3.2%,創2021年底以來新低。儘管川普關稅政策可 能推升成本,但油價下行形成對沖,通膨預料將呈「崎嶇降溫」態勢。經濟活動面,3月ISM製造業PMI降 至49.0,顯示製造業擴張動能趨緩。不過,就業市場仍具韌性,小非農新增15.5萬人,明顯高於預期的 11.8萬人,反映勞動市場尚未出現明顯放緩。整體而言,美國通膨數據為市場降息預期提供支撐,而就業 強勁則為經濟基本面提供穩固後盾。

未來關注焦點

(1)2025年6月美聯儲貨幣政策、經濟預測、利率點陣圖,(2)美國通膨及就業數據、FED官員發表談話,(3)川普新政府預計政策走向,(4)油價。

圖表說明


(二) 歐元

歐元區3月通膨持續降溫,HICP年增率為2.2%,核心CPI降至2.4%,使歐洲央行政策重心逐步轉向刺 激經濟。經濟信心指數降至95.2,受服務業信心下滑影響,未來若降息並搭配就業改善,有望帶動消費與 信心回升。美歐對等關稅暫緩90天,有助短期製造業接單與採購活動回升。中長期來看,若歐美關稅談判 進展順利,加上歐盟推動國防支出與內需政策,可望抵消部分外部衝擊。市場對ECB寬鬆政策預期升溫,資金由美轉向歐洲與日本,支撐歐元匯價與股市走勢,整體對歐元與歐股看法中性偏多。

未來關注焦點

(1)3月失業率、工業生產指數與零售銷售指數,(2)美國與歐盟的關稅協議結果。

圖表說明


(三) 中國

中國2025年第一季GDP年增率達5.4%,優於市場預期,顯示政策加快發力對內需形成有效支撐。財新 3月製造業與服務業PMI同報51.2,雙雙高於預期與前值,反映新動能逐步顯現,企業活動穩健復甦。3月失業率降至5.2%,低於預期,但中美關稅戰風險仍可能衝擊就業市場。固定資產投資年增4.2%,基建與 製造業投資回升,但房地產投資持續疲弱。3月零售銷售年增5.9%,受惠政策推動與消費回暖。展望第二季,市場預期降準、降息及財政政策將持續加碼,並關注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後續政策走向的指引。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呈現溫和復甦態勢,內需改善與政策加持是關鍵支撐力。

未來關注焦點

(1)中國國新辦對機械、汽車、電力裝備等三個行業新一輪的增長工作方案,(2)政府「降準降息」機會,(3)美國對中國關稅降溫的機會。

圖表說明


盤勢分析

4月以來盤勢表現震盪偏弱,主要是川普關稅不確定性延續,但有陸續出現川普態度放軟跡象,展望後續,市場最大不確定性仍在川普,後續將持續觀察關稅發展及各國策略,若最終評估影響範圍/幅度可控,待能見度提升後可望是良好布局時機,短期預估台股呈現震盪。

根據市場情境分析,在基本情境下,川普考慮到經濟影響和2025年的期中選舉,於2025年底前收斂 對全球的關稅戰(但不包括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台股可能再次下探後震盪築底,並在年底前反彈。樂 觀情境則假設川普於2025年底前完全結束對全球的關稅戰,並與中國達成協議。這將使台股底部已過, 並在年底前挑戰高點。

產業分析

川普的關稅政策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且對台股未來走勢有重大影響。本次川普關稅風暴雖屬事件 型空頭,但若川普在90天豁免期後對大部分出口國實施20~50%高關稅,事件型空頭恐怕會演變為循環型 空頭,這意味著台股未來走勢將取決於關稅政策的實施程度。

金融產業方面,預期股債波動主要將影響壽險證券淨值及交易收入表現,銀行方面獲利雖財管手收 及部分金融資產減損有負面影響,然幅度有限,長期配息能力仍將受資本管制進一步放鬆而可望提升,FY26現金股利殖利率仍有向上機會。租賃方面恐受到較高之中國曝險所拖累,信用品質是否反轉仍須進一步觀察。

PCB產業方面,低關稅區產能為後續關注重點。預期後續供應鏈調整的方向有二,第一個方向為將 PCB生產地移轉至低關稅區域,第二個方向為供應鏈協商共同協商關稅分擔,在關稅情勢較為確定的情況 下,相關供應鏈將協商關稅議題,預期在這個情況下在低關稅區域具有較多產能的廠商將具有談判優勢。

電源管理 IC 產業方面,多數採用成熟製程,在去美化或去中化的全球趨勢下,台廠具備地緣與技術 優勢,台灣業者有望受益,成為各方都能接受的選項。

航運方面,美國貿易代表署於4月17日公告一項港口費政策,針對中國建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收取 新費用,措施目標是希望透過經濟槓桿,重振美國本土造船業,同時降低對中國海運的依賴。

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川普刺激經濟政策對製造業成本或通膨造成潛在上揚壓力有疑慮,資金尋求受 惠關稅政策或成長趨勢明確之傳產類股;目前仍存在半導體課稅等不確定性,然推估最壞狀況已過,供應 鏈調整需要時間但最終會回歸產業競爭力,AI仍為長期趨勢,雖相關類股於近期因深度求索(DeepSeek) 能以更高性價比方式開發AI模型而重創,然我們認為這將有助AI普及,投資關注焦點應由訓練需求轉為推 論需求,從核心應用轉為Edge應用。雖輝達(NVDA)短期內仍難見競爭者,然CSP自研ASIC趨勢仍向上,具前景的新行業會是AI落地應用,例如自動化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後續特別關注落底但中長期具有競 爭力及受惠大環境或規格升級的公司。

註:以上個股非推介股票,僅為示意參考,實際投資需視當時指數成分而定,投資人需衡量自身投資風險

(本文作者為富邦基金經理人)

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之邀約或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考量本身之需求與投資風險,本公司恕不負任何可能之損害責任。本報告有關訊息或有取材自本公司認可之資料來源,但並不保證其真實性與完整性,本公司已盡合理之注意求其正確與可靠;資料更新時,本公司保留權利但無義務為相關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