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焦點

2025/03/19

AI仍將蓬勃發展 正向看待台股

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川普刺激經濟政策對製造業成本或通膨造成潛在上揚壓力有疑慮,資金尋求受惠關稅政策或烏俄停戰或成長趨勢明確之傳產類股;AI仍為長期趨勢,雖相關類股於近期因DeepSeek能以更高性價比方式開發AI模型而重創,然認為這將有助AI普及,投資關注焦點應由訓練需求轉為推論需求,從核心應用轉為Edge應用。雖NVDA短期內仍難見競爭者,然CSP自研ASIC趨勢仍向上,具前景的新行業會是AI落地應用,例如自動化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後續特別關注落底、但中長期具有競爭力,及受惠大環境或規格升級的公司。

國際市場展望

(一)美國 川普關稅政策導致股市有回檔風險

CPI&核心CPI年增、月增均高於預期與前值,扣除租金後核心服務通膨(Super Core)月增率從0.2% 加速到0.8%,去年1月以來最快,年增率從4.05%降至4.02%。1月CPI創2023年08月以來最大漲幅,主要 受到食品價格推動,其中三分之二的上漲來自雞蛋價格。禽流感導致雞蛋價格上漲超過15%,是自 2015/06以來的最大漲幅。

川普上任後,2月起油價就有回落,且川普的政府瘦身政策將可緩解一部分的通膨壓力,因此理論上 2月後的物價就該有所回穩,所以仍預期通膨會「崎嶇降溫」。 經濟活動部分,美國1月製造業指數升至50.9,創2022年9月以來高位,重返擴張區間,高於市場預 期的49.8,及去年12月的49.3。細項來看,幾乎所有的項目都普遍上漲。唯二值得關注的是就業與物價指 數,就業指數本月上升了4.9,基本打消了勞動力市場的疑慮;物價指數則是上升2.4來到了54.9。1月非 製造業PMI降至52.8,低於市場預期的54.2和前值54,雖放緩但仍穩定位於50的榮枯線以上。細項的價格 指數由上月的64.4下降至60.4。

初請失業金人數21.9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21.4萬人和前值20.8萬人,4周平均值21.68萬人。細項來 看,由加州和紐約領漲,主因是加州野火、波音裁員導致。雖有所上升,但仍處於低位。週三小非農的數 據亦顯示1月企業招聘速度健康,整體而言就業市場穩健。續請失業金人數188.6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187萬人,高於前值185 萬人,4周平均值187.23萬人。整體顯示就業市場仍穩健。

1 / 3 0 美國聯準會召開了本年度第一次利率決策會議, 全數委員均支持將利率區間保持在 4.25~4.50%。聲明稿部分,聯準會刪除失業率上升(moved up)措辭,改為失業率已在近月穩定在低位 (has stabilized at a low level);同時將通膨有進展的措辭全部刪除,改為通膨仍然偏高(somewhat elevated),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由於政策限制性較過去大幅降低,當前經濟依舊穩健,沒有必 要急於調整政策立場。

圖表說明


未來關注焦點包括,2025年中美聯儲貨幣政策、經濟預測、利率點陣圖,美國通膨及就業數據、FED 官員發表談話;川普新政府預計政策走向。美股部分偏中性,主要是川普關稅政策導致股市有回檔風險, 美國通膨居高不下、就業市場具韌性,2025年降息速度趨於保守;目前利率依舊處在高位,仍須留意企 業違約風險。

(二)歐元區 預計2025年將降息4~5碼



1月歐元區HICP年增率小幅升至2.52%(前值2.43%),核心通膨連續5個月維持在2.7%,整體仍延續 溫和下行的趨勢。分項數據顯示,服務類別通膨年增率為3.93%(前值3.97%);商品通膨年增率為1.37% (前值1.19%),主要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驅動,能源價格年增率從前值的0.14%回升至1.89%。整體而 言,儘管本月通膨有所回升,但主要由能源價格波動所致,長期通膨水準仍受控。

歐元區1月製造業PMI從12月46.6上升至47.3創三個月新低,自2022年6月以來持續在50榮枯線以 下。服務業PMI則下降至50.7(前值51.3),顯示服務業溫和回升。製造業方面,儘管12月的分項指數企 業信心創四個月新高,但新訂單和產出的萎縮幅度擴大,對製造業活動造成衝擊。服務業方面,通膨仍過 高,這意味著ECB將繼續保持謹慎,在2025年第1季僅會進行小幅降息。

總結來說,1月歐元與歐股因製造業PMI數據表現不佳而短線走弱,反映市場對貿易關稅政策及歐洲 經濟長期增長的憂慮。然而,中長期來看,隨著通膨率逐步回落至2%以下,歐洲央行政策重心轉向支持 經濟增長,降息預期進一步增強。市場普遍預計,2025年將降息4~5碼。基於低基期效應及南歐經濟的支 撐,歐洲經濟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有限,預期將維持緩步復甦的態勢,歐元與歐股維持中性觀點。

圖表說明


(三)中國 政策面聚焦3月的兩會,對於政策大放向的指引

中國1月CPI年增率0.5%,高於預期;高於前值。主要受春節假期帶動食品價格上漲,以及旅遊出行 等服務價格的漲幅顯著擴大。另外,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政策加碼,給家電、汽車等耐 用消費品價格帶來一定支撐。PPI則年增率-2.3%,低於預期;同於前值。主要來自工業產品產能過剩的問 題仍未解決。綜合CPI、PPI的數據,CPI的高預期主要受到假期扭曲,整體中國通縮的問題仍然存在,加 上川普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未來國內需求可能進一步疲弱加劇通縮,因此認為這將提高 刺激政策的推出的機會。

中國1月製造業PMI為49.1,低於預期;低於前值,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擴張,落入榮枯線以下,以 細項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榮枯線。1月非製造業PMI為 50.2,低於預期;低於前值,其中建築業PMI指數降幅較大,下降3.9個百分點至49.3;服務業PMI降幅相 對有限,按月下降1.7個百分點至50.3。

政策面,繼川普對中國加徵10%關稅於2/4生效後,中國在關稅議題上也對美國展開報復,首先,在 煤炭與液化天然氣產品方面,中國徵收15%邊境稅,同時對美國原油、農業機械與大排量汽車課徵10%關 稅。出口方面,中國商務部宣佈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將可能波及軍工、航太、 電子元件、液晶面板等產業。

台股盤勢展望

(一)台股回顧與展望

2月加權指數下跌2.01%,較強類股集中於題材股及低基期股,例如鋼鐵,預期受惠銷美鋼鐵課稅、 烏俄停戰重建需求,鋼鐵報價有望上漲;散裝貨運則受惠烏俄停戰,穀物、鐵礦砂、煤炭、水泥等重建需 求。主要跌幅集中在半導體,DeepSeek推出後市場資金不再集中於先前主流AI類股,而出現向外擴散情 況,包括軟體、Edge AI、ASIC等等百花齊放,展望後續,認為AI仍將蓬勃發展且處於前期階段,未來可 望陸續看到更多終端應用推出並帶動廠商投資,其中Nvidia仍是AI晶片主要供應商,相關供應鏈可望受 惠,ASIC也將同步成長,若短期因產品轉換期、政治不確定性使股價有所回落,認為是逢低加碼點位, 對於2025年大盤看法為盤整至正向看待。

(二)產業分析

台灣1月出口增長4.4%,顯示在AI和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需求持續升溫下,出口表現穩定。儘管春 節假期及淡季影響,出口規模仍為歷年同月次高。主要貨品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及電子零組件受AI需求推 動增長,但傳產出口大幅下降。對美國和東協市場出口表現較佳,顯示供應鏈移轉效應及新興市場需求增 強。展望未來,全球貿易限制和地緣政治風險仍是不確定因素,但AI及半導體產業優勢將繼續支撐出口動 能,預期第一季出口將穩定增長。

燃油成本占國內航空公司總成本約33%,油價漲跌對航空業獲利影響甚巨。自川普上任後宣布能源 緊急狀態,放寬阿拉斯加石油鑽探並恢復液化天然氣出口,使相關能源價格下跌。疫後出國旅遊熱度不 減。交通部統計顯示,去年台灣機場航空客運量達6,396萬人次,創新高,其中出國1,552.3萬人次,為來 台旅客近兩倍,觀光逆差擴大,其中前往日本首度突破500萬人次,占整體出國人數逾3成,且赴日、韓 人數均創下歷史新高。航空類股受惠油價回落與旅遊需求持續。

受川普關稅及台積電是否與INTEL合資的消息面影響,台股技術面呈現高檔區間震盪。川普仍持續發 動關稅戰,是否對台灣課晶片稅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俄烏停戰協議本週將進入談判,一旦達成協議,戰 後重建的商機將有利相關散裝航及鋼鐵等族群表現,另外Apple本週發表iPhone SE4新機,相關蘋概股可 留意。操作建議採低檔承接、分批佈局、汰弱留強,同時控制持股比率因應未來關稅議題的變數,選股方 向以美國概念股、內需消費及消費IC、成衣與鞋材、AIPC及高殖利率的營建等族群為主。

(本文作者為富邦基金經理人)

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之邀約或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考量本身之需求與投資風 險,本公司恕不負任何可能之損害責任。本報告有關訊息或有取材自本公司認可之資料來源,但 並不保證其真實性與完整性,本公司已盡合理之注意求其正確與可靠;資料更新時,本公司保留 權利但無義務為相關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