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焦點

2023/07/17

台股投資展望與策略

對台股下半年展望持審慎樂觀看法,認為受到總體經濟需求不振以及高通膨而導致的高利率之負面影響,指數表現空間有限,但也不具備大漲的條件,預計指數表現為區間,但看好 AI 爆發性需求帶來的投資機會,相關類股近期可能因漲多回檔, 但是 AI 產業需求強勁,判斷 AI 相關投資熱潮將有較好的延續性。

國際市場展望

(一)美國

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

6 月聯準會全體委員一致同意,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00%~5.25%,這是FED自 2022年3月以來的連續10次升息後,第1次暫停升息,但是根據最新釋出的利率點陣圖可以發現,和3月份的利率點陣圖相比,2023年的終端利率中位數由原先的5.00-5.25%上升至了5.50-5.75%,也就是說在2023年剩下的會議中,有機會看到美國再升息2碼。


雖然6月的會議中暫緩了升息的步調,但是鮑威爾在會後的記者會強調,不應該將這次的暫緩升息視為跳過,而該視作利率接近高峰時,適當地放緩升息的節奏。考慮到自2022年初的升息已經累積了相當大的幅度,這次維持利率區間不變是個謹慎的決定,這也符合鮑威爾一直強調的會根據當下的經濟情況來做出判斷的立場相符合。


美國經濟狀況

5月CPI年增4.0%,低於市場預估的4.1%,也從前月的4.9%下滑,寫兩年來最小升幅。反觀,就業市場表現堅韌,33.9萬人,遠優於市場預期的增加19萬人;3、4月數據修正後合 計淨增9.3萬人,顯示春季就業市場比原估強韌。這是連續第14次就業成長數字優於華爾街預期,即使失業率從4月的3.4%升至3.7%,仍接近54年來最低點。


根據最新的經濟展望預測,官員們將2023年全年的GDP增長率從3月預測的 0.4%大幅上修至1%,而核心PCE成長率則從3.6%微幅調升至3.9%。而 2024 年和2025年的GDP成長預測則各下修0.1%至1.1%和1.8%。目前美國的就業環境仍呈現溫和增長,而通膨也走在緩慢下降的軌道之上,鮑威爾認為雖然通膨仍處於高位,但是他對於對抗通膨有足夠的信心,各項讓通膨降溫的條件正逐步到位,軟著陸的可能性依舊存在。


美國財政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法案解除債限危機後,財政部將發債超過1兆美元填補空虛的國庫,恐吸光市場流動性,猶如財政版QT量化緊縮,衝擊相當於升息1碼,或將發生資金排擠效應。


未來關注焦點

1. 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


2. 美國經濟數據


3. 美國財政政策


美國股市:中性

1. 低失業率、高服務價格通膨居高不下。


2. FED 維持高聯邦基金利率,消費者活動減弱,終端消費放緩將影響經濟成長。


圖表說明

(二)歐元區

經濟數據方面,5月綜合PMI與服務業PMI終止上升趨勢,顯示擴張程度收窄,而製造業PMI則延續下降格局,仍處於收縮的情況,後續需要觀察服務業的收窄是否有延續性,以及製造業PMI在跌破疫情前低點45.70之後是否有反彈的機會。此外,4月貿易餘額未能延續翻正趨勢,4月再次轉為貿易逆差,聚焦德國出口數據發現4月出口年減最多的產業為化學、金屬、電信及製造業產品、銅礦。


圖表說明

利率決策方面,因為5月總通膨6.1%,較前月7.0%顯著下降,且核心通膨也從前月的5.6%下降至5.3%,市場對於通膨緩解的信心提高,不過ECB(歐洲央行)認為 3.75%的利率還未能展 現對通膨的限制性,因此6月宣布升息1碼,並且表示7月升息的機會高,而ECB也上調2023年的通膨預期並下調經濟成長預估。


展望未來,認為在通膨延續下降趨勢的條件下,7月的升息可能是最後一次,爾後則需要持續觀察高利率能否良好地限制通膨,並留意經濟是否衰退。


圖表說明

(三)中國宏觀經濟

需求端而言,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12.7%,預期13.6%,前值18.4%,增速 轉弱。5月仍未有超額儲蓄體現至消費的現象,相比同樣未封城的21M5僅增長5.2%,解封後復甦低於預期。


供給端方面,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預期4.1%,前值 5.6%;受到內需和外需環比持續走弱的影響。


物價方面,5月CPI同比增長0.2%,預期0.3%,前值0.1%;相比解封初期的服務類型產品隨著旅遊拉動而價格穩定升溫,5月受到確診人數再次上升而價格走弱,價格支撐不足而使得CPI低位波動。PPI同比增長-4.6%(市場預期-4.3%),前值-3.6%;受到CRB指數MoM下降 0.9%所影響。


進出口方面,5月出口同比-7.5%,預期0.1%,前值8.5%;歐盟和美國的景氣展望相對悲觀,對其出口在YoY和MoM皆衰退。5月進口同比-4.5%,預期-5.5%,前值-7.9%;原油、銅礦砂、集成電路的進口數量皆有所回穩。


圖表說明

台股盤勢展望

籌碼面上,因為近期股市急漲,部分籌碼出現逢高獲利了結的狀況,但整體而言,市場風險偏好仍高,鮑威爾雖持續維持原先鷹派立場,惟仍繼續強調通膨所帶來的問題比想像中更久,期待2023年度降息不切實際;然美國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比市場原先悲觀預期更有韌性,經濟衰退可能延後,軟著陸機率上升,雖短期有部分獲利了結籌碼,但因市場樂觀情緒,籌碼面中期仍有繼續逼空的可能。

基本面上,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研究指出,TrendForce表示,生成式AI 應用帶動 今年AI伺服器成長熱潮,又以大型雲端業者最積極投入,包括 Microsoft、Google、AWS或百度、字節跳動等其他陸系業者,均陸續採購高階 AI伺服器,以持續訓練及優化其AI分析模型。

為提升整體AI伺服器的系統運算效能及記憶體傳輸頻寬等,NVIDIA、AMD、Intel等高階AI晶片多選擇搭載HBM,預估今年市場上主要搭載HBM的AI加速晶片,搭載HBM總容量將達2.9億GB、成長達近6成,明年年將持續成長逾 3成。台灣加權指數在端午連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6/21)連續第二日未能搶回5 日線上,連假期間美股多方勢弱,導致台積電ADR技術面失守月線,同樣不利加權指數短多回攻5日線,以及短多獲利了結的觀望賣壓。

三、產業分析

(一)半導體

市場預期2023年半導體不含記憶體產值將年減4-6%、晶圓代工產值將年減7-9%。2023年半導體業呈現衰退,主要反應2020-2022年半導體因疫情紅利消失、5G等新規格滲透率走向成熟後,產業鏈未及時踩剎車,導致庫存積壓,使下游電子紛紛向上游半導體大幅砍單,進入週期性修正,然目前PC、TV與手機等半導體零組件庫存多已降至安全水位,整體營運落底態勢明確。不過,消費性電子需求仍然疲弱,訂單能見度普遍<3個月,L型弱復甦趨勢大致抵定,故可集中關注電子裝置規格提升趨勢題材。

從半導體長線趨勢來看,產業對高效能運算/傳輸、低功耗、IoT、工業&汽車智慧化等規格要求持續,將推升單位電子產品的矽含量提升。其中,生成式 AI 近期因ChatGPT而受到矚目,相關應用也隨之而生,IDC預估AI Server/Storage 於2022-2026年將以CAGR 15%的速度成長,故儘管AI伺服器預算或可侵蝕一般伺服器預算,並使一般伺服器半導體供應鏈庫存調整週期拉長,惟生成式 AI 背後所需的部分半導體含量更是明顯提升,AI加速器(GPU、ASIC)、BMC、伺服器散熱風散馬達驅動IC、PCIe Re-timer等晶片相關供應鏈應具投資機會。

目前半導體庫存多已去化完成,惟手機、PC等消費性電子需求仍然疲弱,訂單能見度不佳, 相關IC設計公司2023下半年營運應呈L型復甦;晶圓代工業則在轉折期,預期2023第二季 起將陸續有公司產能利用率進入季增復甦期;除了前述所提之AI伺服器供應鏈外,亦可關注如半導體ASIC與IP產業,主因是部分公司將透過開發新晶片來刺激需求,有利ASIC公司業務 發展,以及隨製程推進,IC電路設計將更趨複雜,使IP公司將朝專精化發展,此兩塊有機會成 為另一塊半導體產業中長期趨勢。

(二)中國車市

根據中國乘聯會數據,5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4.2 萬輛,同比增長 28.6%,環比增長7.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763.2萬輛,同比增長4.2%。今年 1-5月車市零售呈現逐月環比持續上漲的良好態勢。3月以來的促銷價格熱度逐漸消退,但促銷仍處高位,消費者觀望情緒得以緩解,加之近期大量新品和低價新款推出,消費需求有所釋放。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67.3輛,同比增長59.4%,環比增長11.5%。今年以來累 計批發277.8萬輛,同比增長 46.5%。

5月自主品牌零售87.0 萬輛,同比增長41.0%,環比增長11.0%。5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 份額為50.3%,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2023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 50.0%,相對於2022年同期 增加3.5個百分點。

乘用車市場進入下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車企努力衝刺銷量的意願仍較強,因此預期6月仍是產銷環比走勢較好的月份。隨著新能源的強勢增長,市場競爭更加充分,近期隨著有競爭力的新品持續推出,車市的結構性增長仍較明顯。


四、結論

受FED自2022年以來為打擊高通膨而激進升息影響,終端需求在2023年持續疲弱,尤其是半導體行業正在消化疫情時囤積的高庫存,需求疲弱更使庫存去化速度緩慢,展望下半年, 認為經濟將呈現L型復甦,因此不認為指數有大幅上漲的空間。


此外,對於 AI產業鏈仍樂觀看待。5月份全球科技類股表現領先市場,Nasdaq 指數5月累計上漲5.8%,對比道瓊指數下跌3.49%,以半導體類股為代表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是大漲15.3%。市場樂觀情緒主要受NVIDIA財報會議上,對AI 樂觀預期而給出的強勁業績指引推動。AI是自2022年12月Open AI推出 ChatGPT以來市場關注的全新應用,科技巨頭為迎接下一波AI應用浪潮都大筆投資AI基礎建設,樂觀看待整條AI產業鏈投資機會,判斷台股相關供應 鏈除了基本面業績支撐,估值也將因為AI題材受到提升。


總體而言,對於台股下半年展望持審慎樂觀看法,認為受到總體經濟需求不振以及高通膨 而導致的高利率之負面影響,指數表現空間有限,雖下檔空間有限,但也不具備大漲的條件,預計指數表現為區間,但看好AI爆發性需求帶來的投資機會,相關類股近期可能因漲多回檔,但是AI產業需求強勁,判斷AI相關投資熱潮將有較好的延續性。


報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之邀約或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考量本身之需求與投資風險, 本公司恕不負任何可能之損害責任。本報告有關訊息或有取材自本公司認可之資料來源,但並不 保證其真實性與完整性,本公司已盡合理之注意求其正確與可靠;資料更新時,本公司保留權利 但無義務為相關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