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焦點

2023/06/17

升息近尾聲 把握債市投資機會

市場密切關注下半年總體經濟數據與通膨之變化,2024年降息機率仍高,支持現階段殖利率處於上緣的論點。由於債券價格走勢與殖利率呈現附相關,即以價格考量,目前價位相對處與低檔區間,適合逢低布局。

貨幣政策觀察,升息循環已近尾聲,歷史經驗說明升息尾聲進場債市,報酬率表現均佳。故建議對息收要求較高的投資人,選擇以彭博十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指數為追蹤指數的債券ETF;對債信要求更高的投資人則建議布局以富時美國政府債券20年以上指數為追蹤指數的債券ETF。在殖利率高位區間分批佈局,孳息之餘,債券價格下跌風險有限,價格上漲機率可期,債券投資價值浮現。

美國公債市場展望

預期美國下半年經濟溫和成長

目前無論是市場或聯準會的預估,皆認為接下來美國就業市場持續降溫,但令投資人更關注的是降溫的速度。前述提及職缺率高的行業,這些行業的新增就業人數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保持相對穩健,意謂每個月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不容易快速下滑。另外就美國勞動統計局公布的整體職缺數來看,今年3月 底一名失業人員對應的職缺數由去年3 月歷史高峰的2個下滑至1 . 6個,但仍高於疫情爆發前兩年(2018~2019年)約1~1.2個的水準。由過去數據來看,在未下滑至1個或更低時,失業率可能不易快速上升。整體而言,下半年美國就業市場仍是緩步降溫而非快速走向惡化。

美國通膨緩慢降溫

美國4月份受到能源及二手車價格上升,導致整體通膨及核心商品通膨加速上升,不過受惠於高基期效應下,通膨持續性降溫,並且租金價格睽違多時終於開始回落,再加上扣除租金服務持續降溫,是以通膨持續性降溫趨勢已成,然而在美國勞動市場仍呈緊俏,薪資持續增長下,服務業生產成本降溫不易,並 將拖慢整體通膨降溫速度,以致年底通膨仍將遠高於聯準會目標2%之上。

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進入尾聲

聯準會5月FOMC會議如預期升息1碼,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調高至5~5.25%,會議聲明稿措辭調整暗示將暫停升息,但鮑爾主席重申抗通膨決心,暗示今年不太可能降息。

美國商務部公布4月PCE物價年增4.4%,核心PCE物價年增4.7%,高於3月的4.2%和4.6%年增率,數據高於預期,但預計在5月基期上升和當前商品價格疲弱影響下,通膨仍將進一步趨緩。此外,目前聯邦基金利率水準已經高於PCE及核心PCE年增率,實質利率為正的目標已達成,預期聯準會6月將暫停升息。

圖表說明

升息尾聲債券迎來投資機會

FED放緩升息步伐但維持利率於對經濟具抑制性水準,觀察緊縮貨幣政策滯後性,景氣下行、通膨回落背景壓抑長端美債殖利率向上空間,此外,依據歷史資料顯示,聯準會最後一次升息前1至3個月為美債殖利率高點。未來關注通膨改善速度、商品價格是否隨供應鏈問題好轉有所回落、住房服務價格是否隨 新房租合約簽訂後有所回落,以及薪資增幅是否隨勞動市場吃緊狀況改善而回落,預估10年期美債殖利率高點已過,伺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推升殖利率之際分批布局。

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後,債市表現亮眼

聯準會自1998年以來總共歷經3次升息循環,升息循環分別結束於2000年5月、2006年6月及2018年12月。統計近3次升息循環結束後,富時美債20年指數在3個月、6個月、1年及2年皆呈現上揚走勢,平均報酬分別為6.3%、9.7%、10.5%及25.1%,其中1年後及2年後平均皆有2位數的漲幅,意味隨投入期間愈長表現愈好,建議投資人於升息循環接近尾聲之際逢低分批布局債券資產,以掌握長期上漲趨勢。

全球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展望

殖利率處於高位區間,吸引資金前進投資等級債

債券價格走勢與美國貨幣政策息息相關,依據最新公告4月通膨數據顯示,PCE指數及核心PCE指數之年增率分別為4.4%及4.7%,均高於前值4.2%及4.6%;月增率雙雙升至0.4%,亦高於預期,故市場預期6月升息1碼機率旋即上升至65.4%。惟整體評估,短期通膨反覆並不影響長期趨勢,因通膨仍在可控範 圍,即使6月再度升息,仍不改變升息尾聲的看法,市場密切關注下半年總體經濟數據與通膨之變化,2024年降息機率仍高,支持現階段殖利率處於上緣的論點。由於債券價格走勢與殖利率呈現附相關,即以價格考量,目前價位相對處與低檔區間,適合逢低布局。

根據JP Morgan在2023/5/10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統計至4月份,今年以來高評等債券在4月份資金流入168億美元,使今年合計資金流量轉為正流入84億美元。市場預期在殖利率相對高位區間,資金前進投資等級債券態勢明,基本買盤強勁之下,價格支撐強,尤其長天期債券價格波動遠低於短天期債券,顯示 長天期債券受惠配置盤青睞。

BBB等級債券的殖利率略勝A級債

國際知名信評公司包括標普、穆迪及惠譽等,依據債券倒帳風險進行評估分別將債券評分區分為投資等級(BBB-以上)以及非投資等級(未達BBB-)。顧名思義,在BBB-以上的債券倒帳風險相對低,故名為投資等級,即信評公司評估屬於可投資的等級。若再細分,可發現投資等級中,包含了10個細項,分別是 AAA、AA+、AA、AA-、A+、A、A-、BBB+、BBB、BBB-。實務上,可以將前6個評等歸類為A級債,此部分的發行人包括Visa、Apple等大型國際企業,此層級發行人由於倒帳風險較低,故殖利率通常也會相對BBB等級稍低,以「彭博美元公司債A等級9-35年發行人3%指數」為例,2023/05/26殖利率為5.29%。相對同期BBB指數殖利率則約為6.14%。

而BBB+、BBB、BBB-在實務上被歸納至BBB等級債,由於信用等級較低,故需承擔較高的信用風險溢酬,呈現於債券殖利率表現,即可發現,BBB等級有相對高的收益率,以「彭博十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指數」為例,2023/05/26殖利率為6.14%。此部分的發行人包括AT&T、時代華納、HP、通用汽車、Fedex、星巴克、卡夫食品等企業,這些發行人雖債信略差信評A等級,但也都是耳熟能詳的國際企業。以現階段,貨幣政策處與升息尾聲,此時投資等級債除了息收外,資本利得的機會相對高,換言之,價格走低機率較小的時機點,BBB等級擁有更高的殖利率,會是相對推薦的選擇。

以上指數資料為過去歷史表現,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走勢,亦非基金走勢及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指數未經管理,因此報酬未反映基金管理之相關費用與支出。以上非推介投資標的,僅為示意參考,實際投資需視當時市況而定,投資人需衡量自身投資風險。

錢進投資等級債,投資工具面面觀

過去債券複委託尚未普及時,直接購買海外債券,對國內的普羅大眾幾乎是遙不可及。故當時最盛行的投資工具是債券型基金。隨著2018年債券ETF興起後,債券ETF儼然是海外債的投資2.0,不僅方式簡單費用也相對低廉,故2018年後,債券ETF陸續發行,目前也成為投資人入手債券領域的熱門工具。

圖表說明

由於現階段貨幣政策處與升息尾聲,故此時投資等級債表現預期可優於高收益債。此外,加上投資人對投資等級債的需求遠大於高收債,故可發現市場上債券ETF選擇上,BBB等級的同類型產品共7檔,非投資等級債同類型產品僅3檔。不僅在產品切入時間點,或產品選擇上,均相對優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建 議以發行時間早、規模達新台幣300億元以上的優質ETF為入門首選。

承上所述,債券ETF相對傳統債券基金有低費用率優勢,投資上建議選擇成立日較久、規模較大的債券ETF。近年投資人重視債券息收表現,以彭博十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指數成分為例,該指數精選票息4.5%以上之標的才可納入指數,透過指數篩選邏輯,剔除票息過低的債券,適合要求息收的投資 人。此外,流動性把關也不馬虎,流通在外餘額需10億美元以上的債券才可選入指數。再者對金融債信評進一步採嚴格標準,剔除次順位債券,信評風險更縮小。適合近期對息收較高要求的投資人,且每季固定配息,方便投資人現金流規劃。

(本文作者為富邦美債20年ETF基金經理人/富邦全球投等債ETF基金經理人)

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之邀約或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考量本身之需求與投資風險,本公司恕不負任何可能之損害責任。本報告有關訊息或有取材自本公司認可之資料來源,但並不保證其真實性與完整性,本公司已盡合理之注意求其正確與可靠;資料更新時,本公司保留權利但無義務為相關修正。